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关帝庙的这些事

    信息发布者:朱雨晴
    2019-04-22 10:09:33   转载


    我老家在砀山县关帝庙镇,小时候逢一和六,庄上的人都说“去赶关类庙会”。后来,才知道“关类庙”就是“关帝庙”,是专门供奉关羽的一座庙宇。关帝庙镇因座落在关帝庙村而得名,关帝庙村因有座关帝庙而得名。





    说起关帝庙,最容易联想起来的就是关公,《三国演义》及相关的影视剧更是让“桃园三结义”的故事家喻户晓,妇孺皆知,人们赞赏刘、关、张三人“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,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”的义气,肯定他们的兄弟之亲,手足之情,以及生死与共,始终如一。无疑这是关羽形象最能打动普通群众的地方。



    那么咱们砀山的关帝庙镇和关公,关帝到底有多大关系呢?这就要从关帝庙的历史说起。





    根据多种资料推断,大致有三种可能。


    渊源一(民间自建):从1855年前推700年,黄河流经砀山期间多次泛滥,所带来的灾难深重,砀山县城曾被淹没、摧毁、重建过7次。黄水泛滥,还有旱灾、蝗灾、加上元末朱元璋、明末李自成等农民起义,常年战乱导致中原人口锐减,明清之际,朝廷从山西等地大量移民。关羽是山西运城人,有更加尊崇关羽的传统,于是山西人到新地方铸像立庙,设案焚香,朝拜关帝。





    在砀山,山西移民、本地人、外来人等共同居住,导致旧时庙观祠堂庞杂。供奉“关圣帝君关羽”的关帝庙,供奉玉皇大帝的“玉皇庙”,供奉奉“玄帝”玄帝庙,即玄庙,供奉城隍爷和城隍奶奶的“城隍庙”。


    渊源二(朝廷所建):各朝皇帝都以关羽为忠义的化身,成为教育忠君爱国信念的材料,其“侯而王,王而帝,帝而圣,圣而天”。至宋朝末年,民间供奉关羽的庙宇已经“郡国州县、乡邑间井皆有”(郝经《陵川集》)。



    明清以后,皇帝靠忠义进行思想控制,以稳固封建统治,更是把关公推上了神一般的地位。


    《清史稿》明确记载了砀山附近的关帝庙获封情况:“咸丰七年十月,以神灵显应,加河南永城县关帝封号曰绥靖“,“光绪十三年七月,以神灵显应,颁江苏徐州府关帝庙扁额曰仁周淮泗”。特别是永城,距离砀山关帝庙仅有几十公里,受此影响很大。





    顺便说下,关羽来不来砀山没记载,但是张飞确实来过。史料记载,张飞和刘备徐州兵败失散后,赴芒砀山练兵,以图后来。不过现在芒砀山属于永城,砀山有名无山。



    渊源三(笔者所见官方资料):2018年10月,我在淮北董老师家找到一本1993年新华出版社出版的《安徽集镇辞典》,翻到砀山县关帝庙镇,想了解关帝庙镇的来历,但是文中仅仅表述为“相传在古时候有一座庙宇,供奉着一尊铁铸的关老爷像,故又称“铁庙老爷庙”。





    古时候,有多古呢?


    根据家谱记载,汪氏84世祖,开始在汪窦楼村落脚,开枝散叶。目前我是94世,本村最小辈分为98世。大概10-15辈人300年左右。


    还有汪大楼村的隔壁村汪暗楼与汪窦楼兄弟分家而建,时间应该一致。作为附近村子,类推关帝庙村差不多也在300年左右,约在乾隆年间。





    可惜的是,“铁庙老爷庙”存世几百年,庙中的关公铁像在当代大跃进时,大炼钢铁毁掉了,后来无人维护,风吹日晒,庙宇也渐渐坍塌,最终被扒掉。据说,很多年长的人都见过该像,位于现在关帝庙镇中心校东南方向附近。





    建国后,1961年9月,陈寨公社划分关帝庙、黄楼、回龙3个公社。1988年2月,撤区并乡,全县设赵楼、黄楼、陇海、良梨、赵屯、权集、刘暗楼7个乡,李庄、关帝庙、玄庙、周寨、葛集、唐寨、朱楼、官庄坝、西南门、城关11个镇。





    2001年黄楼乡并入关帝庙镇。


    关帝庙镇的镇名定了下来,"没有庙"却一直是个遗憾,关帝庙镇众多原镇领导、乡贤、知识分子,一直想重建“关帝庙”,并有商人募捐资助。





    2018年7月15日上午,在关帝庙熙可村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奠基仪式——建立关帝庙新址,在本镇普陀寺住持釋圣念大法师的主持下,宣读了奠基词,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先秦八体“蝌蚪文”唯一传承人刘远方先生,也相赠墨宝,在奠基仪式现场挥毫泼墨,写下了“忠义千秋”, 及对联,“忠义千秋还汉武古镇,光传万代振关帝雄风”赠与关帝庙新址组委会。





    据说,由于资金和信仰,工程迟迟没有动工。





    关帝庙无庙,正如砀山没山。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